古代的鞋子叫什么

 时间:2024-10-13 14:14:23

1、履、屦为同一物,只是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。在汉代以前,称屦,多为由麻、葛等制成的单底鞋。《诗经.魏风.葛屦》里提及到:“纠纠葛屦”。后汉又称之为履,它是由麻、丝制成的鞋。屐,也是鞋子的一种,通常指木底,或有齿,或无齿,也有草制或帛制的。《释名 释衣服》:“帛屐,以帛作之,如屩之。不曰帛屩者,屩不可践泥也,屐可以践泥也。此亦可以步泥而滚之,故谓之屐也。”《宋书.谢灵运传》:“灵运常著木屐,上山则去前齿,下山则去后齿。”

2、靴,是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靴,随胡服的传入逐渐普及,在汉代后期大量出现,到唐代普及。《晋书.刘兆传》:“尝有人著靴骑驴,至兆门外。”靴的特点是保温性强,在泥土、沼泽中行走,便于骑马等。

3、靸,则是指拖鞋。《急就篇》卷二:“靸革是昂角褐袜巾。”颜师古注:“靸谓韦履,头深而兑,平底者也。今俗呼谓之跣之。”亦名靸鞋,三代皆以皮为之,始皇二年改用蒲制,从晋到唐多草制,梁武帝时曾用丝制。

  • 怎么写小说大纲?
  • 古代男子年龄的别称
  • 词藻和辞藻有区别吗
  • 如何写议论文
  • 古代武官官职从一品到九品是怎么排列的
  • 热门搜索
    大便时出血是怎么回事 西洋参泡水 中秋节怎么放假 京东如何开店 怎么发传真给别人 朋友圈背景图 眼睛发干怎么办 如何插入分页符 冰岛旅游多少钱 汽车反光镜怎么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