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建议每天至少吃够12种食物,每周至少吃够25种。其中,谷类、薯类、杂豆类每天吃够3种,每周5种;蔬菜水果类每天4种,每周10种;畜、禽、鱼、蛋类每天3种,每周5种;奶、大豆、坚果类每天2种,每周5种。

2、餐餐有蔬菜,天天有水果。蔬菜水果是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,老人们要做到餐餐有蔬菜,天天有水果。蔬菜的摄入量最好能达到每天一斤,水果至少半斤,其中一半为深色果蔬。

3、常喝牛奶,保证钙的摄入。钙不仅影响骨骼健康,还对心血管、内分泌、神经、肌肉系统具有重要作用。调查显示,我国老人每天的钙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一半左右。牛奶、酸奶、奶酪是公认的补钙食物,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。

4、食物充分加热煮透,保证食品安全。特殊时期,建议少吃冷食生食,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热煮透,以保证食品安全。建议老人多采用煮、蒸、炖、烩、烧、焖等方法,并适当延长烹饪时间,饭菜煮软烧烂,以便于进食和消化。尽量将食物切成小块后再烹饪,例如肉类切丝或片,也可剁成肉糜,鱼虾类可做成鱼片、鱼羹、虾仁等。少吃煎炸和熏烤食物。

5、适当加餐,保证能量摄入。老人应保证一天的进食时间相对固定,一日三餐定时就餐。高龄老人(80岁以上)、身体虚弱以及体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老人,可在正餐之外考虑适量加餐,以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。

6、选择合适的营养素补充剂。由于生理功能减退、膳食摄入不足等原因,老人更易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。对于这些老人,建议通过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来弥补其膳食摄入的不足,达到增强免疫力的目的。
